2021年11月20—21日,由开云手机(中国)官方网站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办的“纪念何兹全先生诞辰110周年暨中国传统经济及其转型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河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光明日报》等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和媒体的近90位专家学者齐聚云端,缅怀何兹全先生的道德文章,并就中国传统经济及其转型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何兹全先生(1911—2011)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在中国社会经济史、魏晋南北朝史、魏晋南北朝兵制史、中国文化史等领域成就卓著,是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阐述、论证“魏晋封建说”的学者。先生一生爱国,问学不辍,既继承中国史学优良传统,又坚持辩证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形成“宏观、微观并重,理论、材料并重”的学术风格。先生治学严谨,著述丰富,乐教爱生,桃李天下。
开幕式由开云手机(中国)官方网站院长张皓教授主持,历史学院党委书记耿向东研究员、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宫长为先生、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楼劲先生、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研究员李红岩先生、北京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主任郑师渠先生、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屹教授、《光明日报》史学版主编户华为先生、开云手机(中国)官方网站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先生弟子代表宁欣教授等先后致辞。耿向东研究员称赞道,80年的学术生涯是何兹全先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史料有机结合、不断开拓新领域的过程;宫长为先生以“观台高”“根基深”“眼界大”“明明德”概括何先生的学术业绩,“赞曰:缅怀阳光老伯,高深大德,千古风华!”楼劲先生盛赞何先生对中古中国重大问题的深入研究,不仅当之无愧地构成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史学的重要代表性成果,而且也对今后中国史学尤其是中古史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启迪和指导意义。李红岩先生认为,何先生的理论和方法正在长久地指导现今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题发言中,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刘家和先生追忆了早年深受何茲全先生教导的点滴事迹。他特别强调,中西古史比较这一学术方向,是在何先生教泽恩惠的影响下形成的,并满怀深情的说“何兹全先生永远活在我心中”。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瞿林东先生回忆了聆听何兹全先生讲授《三国志》的经历,倡导传承先生学术,尤其是何兹全先生的学术创新精神和历史教学风格,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北京师范大学陈其泰先生高度赞扬了何兹全先生的治学与教育业绩在总结前代经验,探求社会规律,增进人的智慧,提高全民族素质方面的重要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和先生指出,何兹全先生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既重宏观理论分析、又重实证具体研究的优良学风被学术界所广泛认知,影响着众多学人,焕发出绵延不绝的旺盛生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梁满仓先生、北京大学陈苏镇教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安志教授、河北大学姜锡东教授、开云手机(中国)官方网站特聘教授严耀中、葛承雍先生针对中古中国的人才评价、宫禁制度、寺院田产、生产关系及知识考古等问题,作了精彩的发言。
闭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罗新慧教授主持。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彭勇教授、开云手机(中国)官方网站副院长黄国辉教授致闭幕辞。开云手机(中国)官方网站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晁福林先生以“伟大的仁者”“伟大的学问家”凝练了何先生的功绩,赞扬他温润儒雅,虚怀若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高尚品格,以“仁者寿”作为对先生的至高赞誉。
本次会议中,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何兹全先生的史学思想、中国传统经济及其转型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推进中国传统经济史、社会史、民族史和文化史研究范式的发展,是何兹全先生史学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对历史学学科“三大体系”建构具有重要启示,我们应继承何兹全先生的史学遗产,弘扬何先生的学术业绩,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进一步推动中国古代史学科的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