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5日至9月26日,我院主办的“论道工作坊暨第八届诸子学论坛”取得圆满成功。来自海内外不同高校三十余名学者,以“道”为主题,进行深入研讨。本次会议因疫情原因,选择以线上会议形式进行。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刘家和先生提出,老子有关由“道”而“德”而“仁”而“义”而“礼”的论证,是“一个矛盾在以上诸层次上不断展开、演进的过程”,是由抽象到具体的进程,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进程,故“道”具有其历史性。
澳门大学王庆节教授与博士后郭世恒合作,借鉴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理论以分析老子哲学,辨析“常道”与“恒道”的不同时间观在概念上的区别。中国社科院陈静研究员提出,道家之“道”更具有本源性意味,故道家得以以“道”为名。北京师范大学刘笑敢教授从哲学角度出发,认为老子之“道”并不属于古今任何一种具体的知识领域,学人应该寻找一种“融贯性”解释。北京师范大学李景林教授认为,“道”与“言”并非直接对应,而是要经过中间环节以实现“敞开作用”——其中,“象以抒义”是重要的证道方式。
清华大学廖名春教授以《周易·系辞传》中的“道”入手,梳理其中“道”的不同内涵,最后得出“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两点论哲学”而非本体论的结论。北京大学郑开教授从“道”与“Logos”的翻译问题出发,在比较哲学的视阈下,探讨“道”的解释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王威威教授通过《庄子》、《淮南子》比较,探讨其中齐物思想、“道”与“一”观念的异同。东北师范大学荆雨教授分析帛书《黄帝四经》中的“道”,一窥帛书所反映政治思想。浙江大学陶磊教授基于比较视野,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类型入手,证明中国的文化特征使中国古代知识类型不可能与西方一致,不可能形成全然稳定的形而上体系。清华大学历史系黄振萍教授切入中国传统史学之道,讨论传统史学与“道”之间的关系。
武汉大学李巍教授指出:中国古代学者往往以类比的方式而非抽象演绎的方式论道,因此使用具体类比的分析比引入抽象概念更能把握中国哲学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宋洪兵教授仔细分析学界有关韩非子道论的讨论,最后指出韩非子道论思想之复杂。北京师范大学刘亮老师从《韩非子·解老》入手,探索老子之“道”的某些基本问题。上海大学宁镇疆教授辨析《老子》“建德”之意涵。北京师范大学章伟文教授仔细梳理郝大通对盘山派的内丹心性说的构建,审视这一时期盘山派道教观念的历史地位。
北京师范大学王楷教授辨析荀子化道观念并非单纯的实在论或建构论,而是“接受某种弱实在论立场的建构论”。北京师范大学许家星教授梳理并评议了唐君毅先生对先秦道论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李锐老师重提“道”的问题,分析“道”的历时性生成问题。首都师范大学朱清华教授比较了中国古典音乐思想与海德格尔“寂静之声”,进而阐发中西思想观念异同。四川大学吴毅强教授从郭店简“恬淡为上”入手,认为传统“恬淡”说仍然合理。邯郸学院吕庙军教授介绍了自己对于《荀子》中“道论”的界定、理解,并对荀子“道论”进行评判。
“诸子学论坛”自2014年在开云手机(中国)官方网站发起、主办以来,至此已成功举办八届。诸子学论坛涉及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思想史、语言学、文献学、出土文献等多领域学科,促进了不同学科学者间的交流,有助于推进中国诸子学研究和相关学科建设的深入。
丁士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