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法国里昂高等师范学院柯蓉教授在我院举办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17-04-26     访问次数:

4月20日下午,法国里昂高等师范学院-里昂政治科学院教授、研究生院负责人柯蓉(Christine Cornet)教授到访我校历史学院,并以“从哈尔滨到上海:1917-1945年的在华俄国人”为题,在主楼600会议室作了专题讲座。此次讲座系我校励耘学术讲堂历史学系列讲座之一,由教务处主办,历史学院承办。讲座由历史学院世界近代史教研室江天岳博士主持,世界近代史教研室主任庞冠群副教授出席了讲座。

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围绕着20世纪前叶在华俄国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认同而展开。柯蓉教授首先勾勒出俄国人在华的基本情况:18世纪60年代起,来华活动的俄国人逐渐增多;至20世纪初,哈尔滨、上海、天津等城市都开始形成俄国人聚居区。俄罗斯族和沙俄其他民族移民来到战乱频仍的中国土地上求生存、谋发展,在促进中俄文化跨国交流的同时,也不断思考着自身的身份认同问题。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柯蓉教授以哈尔滨为例介绍了中国东北地区俄国移民的情况。1898年沙俄开始建设贯穿东北的中东铁路,图谋将东北地区纳入其势力范围。俄籍技术人员、行政人员、商人和冒险家等数万人先后迁至此地,带动了铁路沿线众多城市的兴起。其中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的枢纽,更是被沙俄当作在东北进行军事扩张的大本营。沙俄政府还鼓励国内的犹太人等少数族裔移民东北,客观上促进了东北地区早期轻工业、商业的发展。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西伯利亚的白军战败后携大量民众退往中国,使东北地区的俄国人增至约12万。苏俄建立后,身份认同问题首次摆在了在华俄国人的面前:一些人选择加入苏联或中国国籍,更多的人则成为没有国籍的白俄侨民。日本出兵东北并建立伪满洲国后,许多白俄侨民逃亡到上海、天津等地租界,体现出时代裹挟下个人生活的困境。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柯蓉教授讲解了上海俄国移民社区的早期发展。俄国人最初将上海作为其长途贩茶的转运站。随着上海发展为重要的贸易与金融中心,沙俄在上海的官方和民间商业机构逐渐增加。十月革命爆发后,作为自由港的上海吸引来大量白俄侨民。1926年上海俄侨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了上海首个俄国人聚居区。这是由不同民族、不同社会阶层组成的多元文化群体,其中不乏一些专业人士,可以凭借自身能力与租界居民竞争就业;但更多的在沪俄国人鲜有一技之长,又不懂租界通用的英语,长期生活无着。直到1925年上海爆发中国工人大罢工期间,外国资本家才开始大量雇佣白俄工人。罢工浪潮逐渐平息后,白俄工人再次面临失业境地。迫于生计,他们中的男性有的加入上海民兵组织“万国商团”,有的拼上性命为中国富商做保镖,还有的成为盗窃犯或乞丐;有些女性则沦为为性工作者。白俄侨民开始融入上海这个国际大都会,而随着同母国和民族文化的联系慢慢淡去,他们政治地位和社会观念的错位也在日益加剧。

柯蓉教授以社会阶层分析为着眼点,在第三部分中详细分析了俄国人在华生活的情况。日本开始全面侵略东北后,大量白俄侨民从哈尔滨逃往上海。上海华界、法租界和公共租界的行政部门都面临很大挑战,只能勉强为他们提供必需的生活保障。在沪俄国人由于贫穷落后的形象而被排除在美、英、法等国居民的交际圈之外,但他们建立起自己的文化、宗教和艺术团体,尽力传承并发展俄罗斯传统文化,丰富了上海的社会文化生活。霞飞路两旁俄式商铺林立,被时人称作“小俄罗斯”,成为法租界一景;俄国艺术家带动了歌剧、交响乐、芭蕾舞等西洋艺术在上海的兴盛;还有更多白俄侨民表现出进取心和适应能力,在异国他乡打拼出了一番事业。然而好景不长,1937年开始的日本侵华导致上海工商业普遍衰落,在华俄国人的生活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对此教授总结指出:与以俄国人为主体的哈尔滨不同,上海将白俄侨民吸收、融合进租界的多元文化,逐渐消解了他们独特的民族传统。但与许多毁于战火的欧洲白俄聚居区相比,相对安全的上海白俄社区仍成为维系俄国人文化与情感认同的重要实体。

在随后的提问环节中,柯蓉教授和同学们就在华俄国人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交流。对于1945年以后在华俄国人的情况,教授简要介绍道:二战结束后,一些俄国人移民到西欧、美国或澳大利亚,但也有一些人选择继续留在中国,与苏联援华专家一道推动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关于白俄侨民贫富分化对其身份认同的影响,教授指出:在正视俄国人内部政治、经济地位差距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宗教对维系民族文化、连接不同阶层的纽带作用,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待继续深入。

在近两个小时的演讲中,柯蓉教授全程使用英语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并引用了许多老照片、明信片、宣传画等珍贵图像史料,获得了在座师生的一致好评。提问结束后,庞冠群老师做了精彩的点评,她指出:柯蓉教授的讲述让我们对这段史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在研究方法上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她不仅将移民史与方兴未艾的跨国史研究相结合,而且继承了法国经典的社会史研究传统,将政治背景、社会生活与文化认同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呈现出了层次丰富的历史图景。最后,柯蓉教授补充强调,在21世纪的今日,移民问题成为欧洲多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更需要我们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面对大批白俄侨民涌入的严峻情况,当时的上海华界和租界行政机构虽然面临诸多不便,但仍成功接收了众多侨民并助其融入本地生活,其中体现出的包容性值得我们思考。这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跨文化研究中很有现实意义的部分。柯蓉教授深厚的现实关怀给同学们以深刻的启迪。

柯蓉教授是法国著名的中法关系史专家,博士毕业于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l’EHESS),并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复旦大学留学深造。2006-2010年担任法兰西共和国驻华使馆文化专员。柯蓉教授长期致力于中法关系史研究,在上海法租界、江南造船厂等研究领域成果尤为出众。主要学术著作有《江南造船厂史(1865-1937)》(Etat et modernisation en Chine : le chantier naval de Jiangnan, 1865-1937, Editions Arguments, 1996)、《镜头下的上海法租界编年史(1840-1937)》(Chronique photographique de la Concession française de Shanghai, 1840-1937, éditions Scheibli, 2003)、《水乡乡民的历史》(Paysans de l’eau, 2005)、《日军占领时期的上海》(In the shadow of the rising Sun, Shanghai under Japanese Occupation; Economie de la Chine, 2010)等。柯蓉教授曾多次来华,在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举办讲座,并曾在法国驻华使馆主管中法文化交流和中国学生赴法留学工作;于2014月9月、2015年4月至5月两度访问我校历史学院。

(历史学院世界近代史教研室;撰稿:闫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