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学生动态
春秋人文报社成功举办第六届“首都高校大学生家史征文大赛”颁奖典礼暨第七届“首都高校大学生家史征文大赛”开幕式
发布时间:2020-12-11     访问次数:

2020年12月6日19时,由历史学院春秋人文报社主办的第六届“首都高校大学生家史征文大赛”颁奖典礼暨第七届“首都高校大学生家史征文大赛”开幕式在主楼638成功举办。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本次活动采用了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方式。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中华女子学院中国女性图书馆办公室主任李慧波老师、新历史合作社总编辑唐建光老师、中国青年作家报副主任杨月老师、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卉老师、开云手机(中国)官方网站党委副书记赵云慧老师、北京师范大学乐育书院副院长兼属副支部书记闫虹庚老师、历史影像实验室主任吴琼老师、中国近代史教研室湛晓白老师、历史学院团委书记胡小溪老师、历史学院双肩挑辅导员张辞修老师和历史学院双肩挑辅导员潘若天老师。此外,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融媒体中心,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文苑》,首都师范大学《鸣报》,中国传媒大学《新传时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绎思》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青春报》,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团体联合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生会,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学生会,《京师学人》,《北师青年报》,以及开云手机(中国)官方网站团委、学生会、春秋学社、“形势与政策”小组等合作单位,虽未能全部到场,但也将同样参与到第七届家史征文活动的不同环节之中。

活动由一段家史选手的视频感言和一段家史相关的相声表演开场。精彩绝伦的相声表演过后,主持人宣读了第六届家史大赛的获奖名单。在第六届家史征文大赛的众多作品中,来自清华大学的贝承熙凭借其作品《四世风雨,百年沧桑——20世纪的家族记忆》获得一等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袁润祺、北京师范大学的李轩宇与北京大学的秦滔获得二等奖,清华大学的王烽合、北京大学的张玉琢、清华大学的任欣悦、清华大学的高帆与北京师范大学的万耘吉则分获三等奖。

在获奖选手分享家史写作心得的环节,贝承熙、袁润祺和万耘吉三位同学分贝分享了自己的写作过程与体会。贝承熙了重点讨论了家史写作的意义,指出写作的过程是梳理家族历史的过程,也是我们缅怀先辈的最好方式。袁润祺分享了他在家史写作过程中回到祖居四川搜集资料的经历和收获。万耘吉同学则在分享中提到,入手家史写作最重要的是敢于踏出第一步,从家中熟悉的老物件入手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在嘉宾分享环节,各位嘉宾老师也从各个角度对家史写作提出了建议。李慧波老师从传播学角度探讨了借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成功传播的形式与道路使优良家风进一步传播的可能。唐继光老师分享了口述历史的传播与写作方法,鼓励大家进行跨地域的家史写作。杨月老师在分享中谈到了中国青年作家报与春秋人文报的渊源,希望家史大赛能够成为大家未来成长的宝贵经历。林卉老师呼吁家史写作拓宽关注视野,用更包容的眼光看待家族历史,用更多元的方式去存储记录家史。赵云慧老师谈到家史的写作在促进我们深入了解家族历史的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深刻地学习和体会四史精神,希望每一位家史写作者都能有所学、有所得。吴琼老师鼓励同学们打破学科边界,多进行一些跨学科的尝试,在发挥自身特长的同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扩大书写范围,积极参与家史写作的实践。湛晓白老师则从历史学工作者的角度向我们分享了她对于优秀家史的期待:一篇优秀的家史需要把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波澜壮阔与日常平淡有机结合。

在最后的提问互动环节,几位嘉宾老师回答了同学们如何在口述历史中发挥学科优势、家史记述如何与时代历史背景相结合的问题。即使相隔屏幕,也能感受到大家对于家史写作的热情。

活动的最后,主持人向线上线下的同学发出了来自第七届首都高校大学生家史征文大赛的邀请,到场的嘉宾老师与工作人员合影留念。至此,第六届“首都高校大学生家史征文大赛”颁奖典礼暨第七届“首都高校大学生家史征文大赛”开幕式圆满结束。

(春秋人文报 刘一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