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位置: 开云手机(中国)官方网站» 人才培养» 研究生教育
刘家和先生与世界古代史教研室研究生座谈
发布时间:2017-09-25     访问次数:

2017年9月19日上午,历史学院世界古代史教研室召开研究生新生老生见面会,特邀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刘家和先生与同学们座谈。刘先生结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答疑解惑,传授学习、读书与研究经验。世界古代史教研室教师刘林海、王海利、武晓阳、李渊及20多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了座谈。

学术需要创新与发展,学术队伍需要扩大与出新。刘家和先生首先就与会人员的年龄结构,指出学术研究需要老中青的梯队建设。老年学者逐渐退居幕后,中年学者成为学术研究的主力,青年学者是未来和希望。刘先生强调,师生之间人格是平等的,需要有平等的交流,学者们应该秉承着谦和、平等的心态。人格平等并非目无尊长,因为尊师就是重道,二者密不可分。

刘先生从辨析学与思、学与习、温故与知新的辩证关系入手,强调学术研究者要不断扩大研究视角,要有问题意识,对不同问题要形成独立的思考。学术研究离不开量,但关键在于质。从量变到质变,就是创新,没有质的突破的创新,是没有用处的。教学实践中的“桶水和杯水”比喻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完全正正确。如果没有创新,桶水总有用干的时候,知识也就枯竭了;时间长了,桶水也就不新鲜了,知识也就陈旧了。

对于如何读书这个问题,刘先生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同学们提出了建议。首先要会读书。专业的书籍很多,不可能一一读完。读书需要把握技巧,既不能盲目看,也不是页页看。要结合实际情况,精读与泛读结合。一般说来,读书首先要看序言、目录和参考书目,以了解书的基本情况,搞清各种层次的材料,知道哪些内容需要,哪些可以略读。书不是一次就能读懂读完的,要将书中的内容分为已懂、不懂和似懂非懂的。不懂的以后解决,似懂非懂的划上问号,这就是问题的开始。要在读书中发现问题,要随时记下所思所想,读书与研究是密不可分的。其次,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博”与“专”、“通史”与“专史”的关系,避免陷入各种“陷阱”。博并不仅仅是知道的多,博不但要大,而且要通,能贯通成为网络,才是博,杂多不是博。博与专是分不开的,博是基础,专(精)是博的体现。在这方面,陈垣先生的《元西域人华化考》是杰出的代表。这篇文章虽然只有八万多字,但是公认的精品,涉及到十几个方面的材料,有几百种之多。如果没有博,其精是不可能的。真正的大专家是在通的基础上的专。一个题目研究生时做,博士时做,毕业后接着做,离开了自己的题目,其他的不知道,这种专不是真正的专。博与专结合还是“竭泽而渔”的前提。竭泽而渔是绝对不可能的。泽有活水,是淘不干的;一旦干了,也就没有鱼了。泽有大小,太湖也是泽,怎么能竭?所以,竭泽而渔只能是就某一方面、某一段而言的,其前提也是精与博。没有精与博,是不可能竭的。研究专门史,如艺术史或法律史,不但要对研究对象的历史有通的认识,而且要有跨学科的知识。在“通史”的基础上呈现“专”,掌握好结合点,以史实第一,避免写成其他学科的论文。

(文:刘博)